雖然在 Facebook 上的自然觸及 (organic reach) 已越來越低,但當你的內容真是用戶希望看到的,你的自然觸及率還是會回升。例如以下這篇昨日 (22/12) 的發佈自然觸及了 1066 人,較我們 12 月平均的 546 人高了逾一倍:12 月的平均自然觸及用戶數:在發佈上產生一個分享,這個分享又再產生了三個分享,而且發佈亦有 48 個連結點擊,這都是相對不錯的自然產生出來的互動數量。試想像一下,如果通過付費廣告的話,一個連結點擊很可能都要$1-2的廣告成本。48 個連結點擊已值 $100。更重要的啟發是,我們知道了這是用戶想看的內容,這代表:Read more [...]
Facebook 是一個社交網絡,社交網絡成功的基石是用戶的投入度,用戶是投入在與其他用戶或意見領袖的互動。小弟一方面是一個互聯業創業者,另一方面對歷史、戰爭、運動、政治等不同領域都很有興趣,這類屬於個人興趣的東西,我就會用個人主頁 Terencelampage 去分享。我每日來往深圳及香港,在兩地都有些朋友,我慢慢地發現兩地雖然一河之隔,但彼此的認識的落差之大,超過我原來的想像,所以希望嘗試促進兩地交流,這亦是 Terencelampage 其中一個宗旨。經營三個月後,通過 Facebook 廣告及發文,Terencelampage 的粉絲數目超過 Read more [...]
15/1/2015至22/1/2015這段時間,我總共投入的Facebook廣告預算約 HKD3,130。除了直接看廣告表現及 Facebook Page 的表現,我們亦可觀察個別發佈所產生的效果的變化,用了評論付出的廣告預算的效果。從 30/12/2015 至 21/1/2016 這段時間,CW Page 發佈了 13 次,我按時間序以 1 至 13 標籤它們,而第 6 篇就是「TVB與毛記電視」,以下是這 13 篇 Posts 所觸及到的粉絲數目:「TVB與毛記電視」這 Post 特別爆,觸及到 1,300 個粉絲,相當於目前粉絲總數的 30%,若計算此 Post 前的各Post 平均觸及到的粉絲數目,是 314 個,而此 Post 後的各 Post 則平均觸及到 Read more [...]
付 Facebook廣告費用去做推廣,不能只看付費部份的表現,要看看這些廣告衍生出來的自然增長及其帶動了在 Facebook 以外所產生的 ROI。我抽幾項指標說明「TVB與毛記電視」一 Post 帶來的巨大效益。我上文提到廣告產生了 209 個 Page Likes,其實還有這個獲 Likes 的途徑:你可以邀請 Liked 了你 Post 的用戶去 Like 你的 Page,我相信用這方式獲得的粉絲,比你用暴力方式加的粉絲更加好,因為已 Liked 你的 Post 的用戶,都已表達出對你發佈的興趣,他們日後繼續跟你 Page 互動的機會其實是更大。雖然我不知道通過這個方式加的 Likes Read more [...]
要分析社交推廣的表現,其實真是有很多個角度。這次我嘗試分幾篇簡單介紹一下其中幾個我喜愛看的數據及我如何解釋它們。看看 1 月 15 日「TVB與毛記電視」一文截至 1 月 22 日的表現:People Reached 指這篇發佈觸及多少個不重覆的 Facebook 用戶。留意這篇發佈產生了不錯的發佈互動及散播效應,所以 28 萬多個的觸及,其實有近 6 萬個是自然的觸及(organic reach),即並不是由付費產生,而是由 Facebook 根據發佈內容與用戶的關聯性計算出來的自然進入用戶 news feed。發佈互動(Post Engagements),即 Post Clicks、Likes、Comments、Shares,即用戶見到了這樣的一篇發佈,他除了「見到」以外,還會在這發佈「上下其手」做的其他行動。大家更要注意「on Read more [...]
面對競爭對手的 Facebook Page 有成千上萬個 Page Likes, 自己的 Page 只靠朋友同事湊數,來來去去就是一百幾十人,有點怯吧?不用擔心,你看看競爭對手,縱有上萬粉絲,但每個 post 的 Like 其實很少,往往只有低雙位數甚至更少,大家上 Facebook 看看,很多 Page 的粉絲數目,與它的 post 獲得的 Like 數目的對比實在太大。這主要是三個原因。它的 Page 的 Like 大都是以暴力式手段取得
Facebook 對 Page post 發佈至用戶 news feed 的篩選條件越來越嚴格
post 本身的內容太沒趣。何謂暴力式手段?如以前說過的買 Like 就是了。另一種暴力做法是「點讚換奬品」這類推廣活動,這亦會令 Read more [...]
兩年多前當 Facebook 推出「帖子推廣」 (boost post) 的服務時,我像當時很多的數位營銷業者,非常質疑 Facebook 的做法,因為它有利益衡突的問題 - 它降低帖子的自然觸及率 (organic reach rate),就能帶來帖子推廣服務的需求,從而賺取更多的廣告費用,而它如何計算自然觸及率,從來都是一個秘密。怪自己當年經驗未夠。事實上,就算 Facebook 不出茅招,平均的自然觸及率只會持續下降,因為 Facebook 的用戶增長至今天,已經接近飽和,而加入 Facebook 營銷戰團的企業及個人則繼續增多,而營銷的內容都增多,即越來越多的 Facebook 營銷內容要爭奪有限的用戶動態消息 Read more [...]
IT界的億萬富豪、NBA球隊達拉斯小馬的班主庫班(Mark Cuban),似乎是第一個高調對Facebook表達不滿的巨子。兩週前,庫班在其twitter放了一張截圖,圖中庫班正在使用達拉斯小馬粉絲專頁,並顯示Facebook的“promote”功能的收費-3,000美元來向100萬用戶散佈該訊息,庫班更稱小馬正考慮轉至Tumbler或新的MySpace:庫班更透露,他已在實際行動,並且不只達拉斯小馬,更包括庫班投資的70多家企業。庫班的講法相當值得思考,我簡單概括如下:1. Twitter, MySpace, Instagram及Tumbler都受到他們的注意。2. Facebook這種新的收費方式,令品牌不會再大力催谷likes及訂閱的粉絲數目,因為品牌根本不能夠全數接觸到它們。3.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