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works管理團隊的化學作用

像我們 Creativeworks 這類小公司小團隊,公司的基因基本上就是源自創始團隊的基因。每家公司,尤其是創意相關的公司,都總有其特別的地方。我們又如何呢?

Creativeworks 兩位公司董事,分別是創辦人兼首席創意總監楊崑,及董事總經理,即小弟林肇峰

若作為科網公司,創辦人具備計算機或工程專業這類技術背景,正常不過。但同時具備設計的背景的人,在香港實在不多。楊崑就是一個在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工程學士及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設計與數字媒體碩士畢業的人,技術上看,他目前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文憑的兼職講師,任教數位營銷方面的科目,設計上看,但他除了具備廿年以上的業餘專業級別的攝影經驗外,他用PS的技術,似乎亦不比一眾資深設計師差。

而我自己則算是一個算盤佬,香港城巿大學金融學士及專業會計深造證書畢業,亦曾是 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s Professionals 的認可 Financial Risk Manager(但既然都不在行業內,就沒有續會啦,要錢的嘛!),於企業銀行領域做了五年,大部份時間就是看財務報表及項目現金流預測,分析信貸風險,與客戶談貸款結構及條件等等,其後才「下海」加入 Creativeworks 成為董事之一。

說真的,本來這種組合,在幾年前沒有甚麽火花,但隨著社交網絡的覆蓋及網上廣告技術的提昇,兩位這樣背景的管理團隊就產生一些奇妙的化學作用。談網上推廣,就是談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這不正正是由金融界移植過來的用語嗎?

我是對財務數字比較敏感的人,我在公司業務上主要負責的就是客戶廣告預算上的管理,隨著經驗累積,我能夠掌握甚麽的成本換來甚麽的成效是合理,這就是客戶為何支付服務費用給我們的原因,同樣地用 100 元作 Facebook廣告,找我做,客戶卻要另外再支付 20-30 元給我,為何仍然用我們呢?因為客戶換來的成果上的提昇及減省了的成本,多於需要額外支付給我們的服務費。

例如我能按客戶的發佈的不同,針對不同的群眾,令客戶可以探索自己忽略了但又潛在價值的受眾群體;我會密切關注受眾對廣告及內容的厭倦的情況,改變推廣的方式,並按不同推廣方式的不同成本效益分配客戶預算,確保總體效益能持續獲得優化。

配合轉化追踪、動態再推廣及網站優化,這個化學作用就更明顯。我們能分析由 Facebook 被引導至客戶網站的用戶,他們的瀏覽行為,從而知道如何改善客戶網站,例如我們見到瀏覽的人一秒都不看就退出,是否 Facebook 上的描準出問題?或看到他們總是在購物籃的頁面停留,卻沒有成交,是否頁面設計或支付方式出問題?

別人聽到說互聯網營銷,就會說這個行業競爭很大,我則說,競爭大或者更加好,萬綠叢中的一點紅,份外明顯。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