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到線上?成功的O2O是可計算的

上一篇文章提及到沒有 Roadshow 的巴士,在同一路程上,又有另一個有趣發現。原來,巴士上還有其他 ad inventory,其中一個是每個坐椅後的橫幅廣告。

小弟對香香和她手上的餅乾沒有甚麼興趣,吸引我眼球的卻是廣告上的 QR Code。

我對於眾人口中「富有 digital 元素」的 QR Code 十分感興趣,想知道在使用上到底有多麼的 digital?所以,我便馬上用 Chrome 掃描了一下這個 QR Code,但得出以下結果:

這是 Gavottes 香港總代理的網址,直接可以跳到他們的網站 (http://www.eurogourmet.com.hk/),可以了解更多品牌的訊息之餘此類。但若以 digital 的角度看這個巴士廣告 campaign,他們如何得知這個 campaign 的成效呢?網站上已經在用 Google Analytics 擷取數据,為何不行多一步,把透過 QR Code 得到的用戶也計算一下?這個 campaign 可能會為他們的網站增加多些 (direct)/(none) 的 acquisition 吧!另外,landing page 只訪問公司主頁,所提供的資料與廣告沒有直接的關係,若我是一位看了這廣告後,對產品有興趣的人士,更用手機 scan 了 QR code,我希望了解更多的是 Gavottes 餅乾的資料,而不是公司的主頁啊。

假如品牌能夠更深入的了解 consumer journey,思考一下潛在觀眾的旅程,把自己代入一下他們,或許這個廣告會做得更好~ 加上,品牌在實體廣告中加入 QR code,無非是想把在線下看到廣告的人拉到線上,因為現在人人都在說O2O,大家都是抱住「現在潮流興!我們也要做!當然不可以輸比其他品牌啦!」的心態,而不知道O2O背後的意義及應如何利用。

本來只需要多加一點點功夫,便可以將這個平面廣告變成 measurable 的 digital campaign,但這是現今香港 sales & marketing 的情況,無論是品牌本身,做 campaign 的 agency, 還是作為 media 的九巴,都沒有想過如何把現有資源轉化成可以量化的 digital campaign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