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大灣區協助港青

國家有宏大國策,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及創新創業,香港青年絕對能發揮積極作用,並通過這風口來向上流動,解決香港青年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說到這回事,我自問都挺有資格出謀劃策,青年事務要落地,還是要多些我這類草根創業家來​積極參與​。

為何由前海發展至今,香港青年對在內地發展還是這麽抗拒,甚至有倒退的趨勢?大家看看他們如何抗拒用微信就知。同樣的政策如果在 2011 年之前推行,效果將截然不同,但過了 2012 年後,就行不通了。現在已發病了,只能先用猛藥醫治,之後才慢慢調理身體。

不要同時解決三座大山

香港青年對到內地創新創業普遍抱懷疑的態度。我用一個比喻就會明白。我英文差,又不懂唱歌,事實上可以說是對唱歌反感,因為三十多年來都覺得自己的聲線很難聽。那麽你會否建議我以唱英文歌的方式去學英文?這等於叫我同一時間,又要學英文,又要學唱歌,還要處理自己對唱歌的厭惡,同時間處理三座大山,這又能有甚麽結果呢?

​在內地發展、創新、創業,就是三座大山。香港青年的成長環境與內地不同,不能用同一把尺量度。例如內地青年離鄉別井去其他城巿發展是等閒事,但香港青年習慣了把屁股釘在香港,叫他們去內地生活,難!又例如,香港的教育制度,不鼓勵發展創新思維,制度一直以來是為社會提供執行的人才,而不是創新的人才,所以叫他們從事創新,難難!再例如,雖然香港青年向上流動機會小,但工資上還是能生活,要他們放棄打工,承擔創​業風險,難難難!

​是有一小班香港青年不用憂柴憂米,家裡容許他們放手一搏,但這非主流。大部份香港青年,畢業後還是要靠自己生活,要養父母,我就是例子之一。那麽我們說要解決香港青年向上流動問題,是面對前者還是後者的青年?當然是後者。

內地發展、創新、創業,三者我們同時間只能先解決一樣。若我們希望更多香港青年融入內地發展,就要在工作、生活上提供足夠安全網,令他們至少不會差過在香港發展。你或許會問,內地發展如日中天,怎會差過在香港?當然會。他們在香港工作生活,與父母同住,有母親做飯,這裡一個月是多少錢開支?在內地工作又會有多少工資?還有醫療、稅務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甚至是他們的社交圈子在香港,又習慣用 Instagram 及 Google 等在內地不能用的產品,要他們放棄這些,就是不能用金錢量化的成本。

若想鼓勵他們創業,這等於叫他們放棄打工的穩定而去承擔創業風險,所以實在很難再叫他們同時承擔在內地發展的成本,無論是金錢上的還是非金錢上的。真正有事業心的香港青年,都不會太短視,他們不是看一兩年,他們會看這一兩年對自己日後的發展有甚麽作用。而現在的政策及執行,能否讓他們安心?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要建立整條產業鏈

​從融入內地發展以至創新創業,都需要完整的產業鏈。要讓更多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要有一個完整產業鏈思維。

首重其實是教育。香港青年升讀大學的比率其實非常低,聽說只有 20%,在已發展經濟體來說差不多是榜末,這其實是個機會。應該在大灣區找一個宜人的地方,建立一流大學,以英語教學,設立一些收生目標,例如,台港澳學生佔 1/4,內地生佔 1/4,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學生佔 1/4,海外其他國家學生佔 1/4。這大學就能為大灣區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人才,又能助香港青年從大學開始習慣在大灣區生活,更可以解決香港青年升大學率偏低的問題。​​​

然後是創業支援。​創新創業要資金支持,資金不是善款,要能自己造血,否則十個李嘉誠都不夠燒。​要由創業孵化、天使投資、種子基金、創投風投、私募、上巿前融資、IPO 等各環節建立完整產業結構。

當然亦應該考慮支持香港初創公司到內地發展。這需要解決上面說的香港青年的機會成本的問題,要初創自己擔受這些成本,就不現實了,初創自己都在艱難創業,如何承受這些額外成本?就算從回報率看都不是可行的,若企業到內地發展,正常都是招當地人,為何還要帶一隊不悉國情的香港人去?若真是這樣,何不留在香港算了?​要思考一下

給香港青年的由衷建議

當然,對以世界公民及國際視野自豪的香港青年,我還是由衷建議,若你真是追求普世價值,那麽,只要你貢獻中國的發展,已等於協助全球六份之一的人類​,放下自己卑微的成見,好好尋求發展才是上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