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將商業訊息傳遞至受眾,試圖令受眾成為買家,這就是一個推廣的過程。若用社交網絡的想法,就是要將一個陌生人變為一個有對話的人,再變為一個客戶,甚至變為一個追隨者(粉絲)。而推廣是要成本的。今天,我們大部份的消費都是在大型連鎖店進行,他們並不需要你成為他們的追隨者,因為他們壟斷了銷售通道,他們只需要將你發展為客戶就足夠,按目前的消費生態,那怕人群成為客戶的百份率較低,他們只需要接觸足夠多的陌生人,那小小的百份率產生的客戶數量都是驚人的,因為香港人口密度太高,潛在客戶與主流商店的距離其實很近,主流商店只需要想辦法佔據地利,客戶就自然會產生,所以我們今天週圍都見到一模一樣的商場,裹面有一模一樣的商戶,在銷售一模一樣的產品。大家見到某些商舖的超高租金,覺得匪夷所思,「要做多少生意才能交租?」,這是因為你們並不身處租賃或零售的行業,你問問身邊從事這些行業的朋友就會知道,這些店每日做的銷售額才是匪夷所思的驚人。做生意嘛,俗語有謂「唔會死錯人」,事物其實都有等價交換的關係,以較平租金租偏遠沒人流的地段或樓上舖,以目前大家的消費習慣來說,租金便宜是有道理的,因為從人流所產生的生意額隨時是租地舖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延伸瀏覽:Creativeworks Read more [...]
香港人近年對社會上的霸權的反抗越來越強烈,我們一方面抒發情感,但另一方面,實在應該思考策略,終日用鍵盤抗爭,要想改變現況實在相當困難。霸權有幾種,我就說最直接影響著大家生活的地產霸權。先思考一下,地產霸權的食物鏈是如何形成,不複雜,一幅圖足以說明:社會上有賣家,有買家,賣家向買家成功售出產品,購成我們的零售巿道。為何商戶要租人流旺盛的商舖做生意?因為這些地點不只帶來強勁的人流,而且人流是自然地具備強烈的購買意欲,他們是準買家「ready buyer」,換句話說,其實高昂的租金中內含著宣傳推廣的費用,因為準買家的購物方式依舊,賣家亦只能繼續租旺舖做生意,繼續交租給地主。遺憾地,我們一方面反對霸權,同時卻作為準買家間接支持了霸權的建立。但換個角度看,只要準買家能改變購物觀念,慢慢地就能誘使賣家改變銷售觀念,為現况帶來一些新氣象。其實離我們不遠已有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內地了。內地的實體店及商業地產巿道近幾年其實表現挺差,跟中國的經濟是朝相反方向走的,大家想想為何?延伸瀏覽:Creativeworks Read more [...]
基本上百分之二百的潛在客戶都會問我,做 Facebook廣告的預算應該是多少。首先要說,在商言商,我當然希望客戶多下廣告,但我亦不希望殺雞取卵,若客戶因為投入不合比例多的廣告,而拉低回報率,他日後亦不會再給我業務了。我定位自己的角色,是作為客戶的營銷拍擋,我是希望你能夠做更多生意,從而可以給我更多生意,而我又再令你的生意更好,這很公平吧?入正題。預算其實不抽象,是科學的。我們說「打開門做生意」,這「門」何來?就是你的店,店除了要交租外,亦是一闊三大,管理費、燈油火蠟水電媒等等維持一家店的經營支出,我都歸納為店的支出。我們做 Read more [...]
Creativeworks 正在招聘兼職文案(社交媒體),在家工作。主要職務如下:-留意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發生的有趣事,以自己的文字寫出有趣的文案,針對年青人及消費人群為主,要適應社交媒體用戶習慣,例如較簡短精煉、重視圖像及短片等
-若自主有寫作想發表都行,自己拍些有趣的圖或短片都可以是內容題材
-構思文案方向及策略要求:-在讀學生(大專或以上)
-熱衷於社交媒體,如 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 等等
-喜歡以圖片、短片及文字表達自己
-充滿好奇心及想像力
-在一些個別領域特別有興趣並鑽研多年,是該領域的專家,由天文地理到歷史時事,至韓劇日劇、籃球足球、風水塔羅牌都可報酬可以每件工作計算,或以一個時間內的既定工作目標作一次評估所需工時來計薪酬。如有興趣,請將 Read more [...]
15/1/2015至22/1/2015這段時間,我總共投入的Facebook廣告預算約 HKD3,130。除了直接看廣告表現及 Facebook Page 的表現,我們亦可觀察個別發佈所產生的效果的變化,用了評論付出的廣告預算的效果。從 30/12/2015 至 21/1/2016 這段時間,CW Page 發佈了 13 次,我按時間序以 1 至 13 標籤它們,而第 6 篇就是「TVB與毛記電視」,以下是這 13 篇 Posts 所觸及到的粉絲數目:「TVB與毛記電視」這 Post 特別爆,觸及到 1,300 個粉絲,相當於目前粉絲總數的 30%,若計算此 Post 前的各Post 平均觸及到的粉絲數目,是 314 個,而此 Post 後的各 Post 則平均觸及到 Read more [...]
付 Facebook廣告費用去做推廣,不能只看付費部份的表現,要看看這些廣告衍生出來的自然增長及其帶動了在 Facebook 以外所產生的 ROI。我抽幾項指標說明「TVB與毛記電視」一 Post 帶來的巨大效益。我上文提到廣告產生了 209 個 Page Likes,其實還有這個獲 Likes 的途徑:你可以邀請 Liked 了你 Post 的用戶去 Like 你的 Page,我相信用這方式獲得的粉絲,比你用暴力方式加的粉絲更加好,因為已 Liked 你的 Post 的用戶,都已表達出對你發佈的興趣,他們日後繼續跟你 Page 互動的機會其實是更大。雖然我不知道通過這個方式加的 Likes Read more [...]
觸及 28 萬人所產生的 Facebook推廣效果,我倒底用了多少預算呢?HKD2,816.48:如前述,觸及的 28 萬個用戶,有近 6 萬個是自然觸及,付費觸及的是 22.5 萬個。他們已平均看了 1.88 次,可能因為我創建廣告組(ad sets)時涉及大量重覆興趣的用戶,我認為不能令他們重覆看了 2 次或以上。另外有個意外收穫,就是因為看到這篇發佈推廣,令 CW Page 多了 209 個粉絲(Page Likes),想想看,他們是看了這發佈,自行去 Like CW Page,他們是真正希望追踪 CW Page 的人,這令我們以後的發佈更易通過自然觸及的方式進入他們的 news feed。這次的廣告策劃比較重要的是 Read more [...]
要分析社交推廣的表現,其實真是有很多個角度。這次我嘗試分幾篇簡單介紹一下其中幾個我喜愛看的數據及我如何解釋它們。看看 1 月 15 日「TVB與毛記電視」一文截至 1 月 22 日的表現:People Reached 指這篇發佈觸及多少個不重覆的 Facebook 用戶。留意這篇發佈產生了不錯的發佈互動及散播效應,所以 28 萬多個的觸及,其實有近 6 萬個是自然的觸及(organic reach),即並不是由付費產生,而是由 Facebook 根據發佈內容與用戶的關聯性計算出來的自然進入用戶 news feed。發佈互動(Post Engagements),即 Post Clicks、Likes、Comments、Shares,即用戶見到了這樣的一篇發佈,他除了「見到」以外,還會在這發佈「上下其手」做的其他行動。大家更要注意「on Read more [...]
當我開始更了解 Facebook Pixel 及動態再推廣 (dynamic retargeting),我跟拍擋說,Facebook 股價應該可以向 200 美元進發了。事實上,無論是 Google 還是 Facebook,再推廣(Google 叫 remarketing,Facebook 叫 retargeting)都將會是每個 marketers 必然的選擇(雖然不是惟一的選擇),而這會產生一種驅逐舊式網上推廣的自然現象:因為做 Facebook 推廣,我們是競逐用戶有限的 news feed,而做 Google 推廣,則是競逐用戶有限的搜索。當週圍越來越多人用再推廣的方式做互聯網推廣,你是不能不做的了,因為你不做的話,你的廣告只會越來越難搶佔目標用戶的 Read more [...]
像我這類 30 歲過外的少年,對這廣告條橋實在不會陌生。不同的是,現在這個版本的廣東話是配音的。必理痛這例子份外覺眼,因為十年前我們的集體回憶版本的廣東話是原汁原味香港製造(條橋是不是香港踱我就不得而知啦)。近幾年其實已經越來越多在香港播放的廣告是配音版本,除了一些用華人拍的廣告,亦有很多是南亞或東南亞裔人拍的廣告,當中品牌主要集中個人護理及醫藥方面,已懶得在香港本地化,因為人家的目標巿場根本就不在香港,或至少,不是說廣東話的香港人,看看 Oral B 的何炅的廣告(估計其實都有很多香港人不知道何炅是誰,我知道因為我都跑了內地一段時間,間中都有看湖南衛視),不但是用廣東話配音,更是用在香港知名度低的藝人,但說真的,本來人家的廣告不是給香港人看,而是先針對其他巿場,其後再順手配個音在香港放映。我重申自己保守的政治立場,無意挑起本土意識的議題,我單純以用戶體驗的角度探討這件事。既然上述兩個品牌都「襟掣」選了香港為廣告的受眾,又為何不調整內容令香港人更易接受呢?如果是基於成本考慮,那麽,既然香港巿場都小得不值得額外花成本製作廣告,又為何仍要付錢給香港的電視播放一系列只會惹來香港人反感(或至少不會產生好感)的廣告呢?既然又慳錢不重新製作,卻又花錢在香港播放,那麽為何不直接播原音配字幕?都有很多西方的廣告是這樣安排的。我讀得書少,實在不明白這兩個品牌的巿場推廣部是如何計這條數。林肇峰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