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搞些新意思。我們為這 Blog 設了一個新的欄目,名叫「CW Column」,希望像專欄一樣,定期以 bite-size 內容的形式發佈我們對數字營銷 (digital marketing) 的一些看法、解答一些我們經常遇到的提問、甚至是一些心得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bite-size」一詞已經是一個值得講的題目。目前最多人關注的,肯定就是社交媒體推廣,這又絕對離不開內容營銷 (content marketing),要在 Facebook 寫甚麽是一門學問、如何寫是另一門學問,但其實,寫多少都是大家值得關注的。將心比己,你用 Facebook,喜歡看多少內容?現在大家用 Read more [...]
0 comment(s)
越來越多朋友向我們查詢微信推廣,較熱門的問題是微信公眾號與個人號的分別。從產品定位上看,微信公眾號就像 Facebook 的專頁,主要目的是一對多的「經營」,而個人號主要目的就是用來與朋友作一對一溝通。但技術環境上,微信公眾號與微信個人號的分別,就與 Facebook 有點不一樣,畢竟微信是一個即時通訊軟件,而 Facebook 則是一個社交網絡。微信公眾號與個人號的分別,可以從幾個維度去看。一、關係強弱個人號上的關係主要是一對一,是較強的關係,一般人會比較抗拒加陌生人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則是一對多,是較弱的關係,就像一個明星的公眾號,會有眾多的粉絲關注一樣。直白點說吧,你想搞生意做推廣,但應該不會用自己的個人微信賬號加一大堆不認識的人吧?二、對話自主性個人號上,用戶可以隨意與朋友交談。公眾號則有更多的限制,莫說不能主動開始與粉絲對話,而且群發訊息亦有限次數。三、平台個人號用手機操作為主。公眾號用桌面操作。管理員可以透過平台去管理公眾號。微信有其官方的平台 Read more [...]
兩年多前當 Facebook 推出「帖子推廣」 (boost post) 的服務時,我像當時很多的數位營銷業者,非常質疑 Facebook 的做法,因為它有利益衡突的問題 - 它降低帖子的自然觸及率 (organic reach rate),就能帶來帖子推廣服務的需求,從而賺取更多的廣告費用,而它如何計算自然觸及率,從來都是一個秘密。怪自己當年經驗未夠。事實上,就算 Facebook 不出茅招,平均的自然觸及率只會持續下降,因為 Facebook 的用戶增長至今天,已經接近飽和,而加入 Facebook 營銷戰團的企業及個人則繼續增多,而營銷的內容都增多,即越來越多的 Facebook 營銷內容要爭奪有限的用戶動態消息 Read more [...]
「現在是手機的年代」,說了很多遍了。全球領先的社交網站 Facebook 目前已有 62% 的收入是來自手機廣告,其股價隨著手機廣告的爆炸性增長而節節上升;相反,在手機廣告處於被動位置的 Google,近年開始被質疑其手機廣告業務的疲弱會對企業帶來惡果。手機已是廣告界兵家必爭之地。更準確地說,企業需要佔據「碎片時間」。何謂碎片時間?等車乘車、上洗手間、甚至在路上這些時間,我們都變得機不離手,似乎在香港這情況是更加普遍。如果這些碎片時間,實際上等同電視中的黃金廣告時段。 與不少企業洽談過如何做數位營銷,大家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預算卻很少。的確,眼高手低是營銷中恒久不變的現象。其實,不妨轉變一下思維方式,既然明知手頭預算不多,就應該先由限制開始設想,首先看看有甚麽宣傳渠道的入場門檻適合自己的預算期望,再按這渠道提供的環境來設定宣傳內容及策略。在眾多網上宣傳渠道中,我們認為 Read more [...]
品牌在考慮利用 Intagram 作推廣平台時,可以考慮本檔案提及的幾個方向及注意的事項。如有其他更深入的查詢,歡迎聯繫我們的客戶經理。電話 (852) 21482805,電郵 [email protected]://www.slideshare.net/Creativeworksgroup/instagram-39180517 林肇峰 Terence,造作工房董事總經理 有關造作工房造作工房集團成立於 2005 年,總部設於香港,並在深圳及巴塞羅拿設立分支機構,是一家創意數字營銷顧問,擅長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結合創意設計、社交網絡及數字營銷,為客戶達到其宣傳推廣目標,合作過的客戶包括友邦保險、全日空航空、COACH、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香港數碼港、香港賽馬會、香港理工大學、電訊盈科、香港大學等等。如有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Read more [...]
(我們的六小時 SEO/網站分析/Adwords 基礎應用精讀班現正接受報名)(English here) 作為數位創意營銷顧問,我們其中一項服務就是為客戶管理其 Facebook 專頁。同時,我們亦有自己經營的 Facebook 專頁 (例如造作工房的 Facebook 專頁)。過去幾年,我們在管理 Facebook 專頁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及預算,換來了寶貴的經驗。隨著社交網絡日益普及,越來越多客戶向我們查詢 Facebook 營銷時,用詞由過去的「應否做」,變為現在的「如何做」。我們希望透過此文綜合 10 個在香港經營 Facebook 專頁營銷的小貼士,希望能為香港的巿場推廣從業員有些幫助。1. Read more [...]
(中文按此) As a digital creative agency, one of our services is managing Facebook Pages of clients. We also started some Facebook Pages on our own (at least, Creativeworks Facebook Page). We have spent considerable time and money to gain our experiences in managing Facebook Pages, and concluded some tips for Hong Kong marketers who are still fresh in this area and do not know how to start.1. Name your PageYour baby Page was born with a number, but sooner or later she will grow up. Give her a name before she became a lady.2. Plan the posts every monthPostings need not to be frequent, but they have to be regular. But do not cram posts months ahead or you will just be seen Read more [...]
近日,有一家挺具規模的公司向我們查詢 Instagram 推廣。一直以來,我們大部份客戶都是透過口碑相傳,由現有客戶及朋友轉介,所以當這公司向我們說他們是上網搜到我們的博客,了解過我們做的 Instagram 推廣案例後從而聯絡我們時,我們比較感動,因為九個月前的一次具針對性地的搜尋器優化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 文案策劃,終於見到了效果。在 google.com.hk 搜「Instagram推廣」,我們一篇名為「Instagram 在香港的推廣案例」的文章,在82萬個搜尋結果中排第三位;雖然搜「Instagram marketing」不見了影,但搜「Instagram marketing Read more [...]
You know you cannot officially use Facebook in China. You know there is only 3.8m out of 250m accounts on Linkedin come from China. You know there is tonnes of fake accounts on Weibo. You know if you want to expand in China you need to apply local insights. Here is a brief history of WeChat... ...WeChat, according to our interpretation, is an extension from QQ. QQ is a China version of ICQ, which was (or is?) a prototype of instantaneous messengers. WeChat is another clone of mobile concept which initiated from Western world - WhatsApp. But WeChat also learnt from its main rival, Navier's Line and has gradually shaped into a brand new type of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provider in China, Read more [...]
拜讀了 iSpionage 的文章,分享了五個小企業的成功 Facebook 案例,當中可歸納出以下五個小企業的 Facebook 營銷秘訣:1. 在專頁上發佈充足的、有關企業身處行業的內容,令企業成為該行業的權威。2. 與受眾有人性化的交流,讓粉絲感覺企業是一個活生生的人。3. 專注於本業,令粉絲們知道你有他們需要的東西。4. 有規律及穩定地發佈內容5. 展示您的作品,包括由原料變為完成品,並分享箇中理念五個秘訣,說到底,就是 KYA - Know Your Audience,了解你的受眾。受眾能否轉化為客戶,就是再下一層的細化工作,在此前,先利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