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ish posts were mad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o I could understand."This was a comment from my friend who doesn't understand Chinese.I did write in English, well, 1 out of 100 posts. I wrote most of the contents for my blockchain startup Forbole in English, such as this post about distributed trust. The biggest obstacle is, of course, my fear of making grammar mistakes.The second obstacle is time. Translating an article which is originally written in one's native language into one's second language consumes at least double of the time as creating that article.But after I got the above comment, my fear has gone. In fact, who really care if I used a wrong preposition or Read more [...]
四年前寫了「多不一定好:在考慮增加FACEBOOK PAGE LIKE前你要知的事情」一文,時至今日瀏覽率還是不錯,這或許驗証了 SEO 的威力:上表是過去一年通過自然搜索的瀏覽量,四年前的文章,仍能排在第二位,這亦說明了 Seth Godin 所說的,內容營銷是有複利效應。說回正題。Facebook 的散播功能比四年前更強大,我們應該繼續好好利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充份利用 Facebook 去接觸潛在粉絲,而不是利用暴力的方式加 Like。而且,因為 Facebook推廣的方式及功能已越趨完善,粉絲數量已不再是惟一的推廣成果,我們反而應該思考如何通過粉絲促進更深一層的互動以至業績表現。Marketers Read more [...]
近日我在用 Facebook 時,看到不約而同有多位保險代理新近成立了個人 Facebook 專頁,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聽了甚麽 Facebook 營銷之類的講座的讒言。並非想潑大家冷水,但實在沒有人會有興趣點讚一個保險從業員的個人 Facebook 專頁。不要浪費時間。誰會有興趣關注你的個人 Facebook 專頁?你的專頁能給他人甚麽價值?而明顯地,大部份成立了 Facebook 專頁的人,都沒有怎樣更新過專頁,對你有興趣的人,關注你的個人 Facebook 帳戶反而能看到更多你的事。保險代理若真是打算利用社交網絡做營銷,我認為維護好個人帳戶是更好的選擇。香港人對 Read more [...]
2018 年 1 月 1 日,新一年的開始,很多東西都會換新,廣告也不例外。我們的辦公室對正紅磡海底隧道,每天都會看到海底隧道旁的大型戶外廣告,這個位置 2017 年最後一個廣告是華為的 Mate 10。我經常說中國有兩個國際品牌,一個是華為,另一個是大彊 (DJI) 。他們稱得上是國際品牌,因為他們的品牌訊息並不存在那種「娘味」。你手上拿著 Mate 10,別人覺得你很時尚;你玩 DJI 的航拍機,別人會覺你是在玩航拍的最高標準,簡單來說,他們就是能做到顧客的 self-actualization。今天海底隧道旁的大型廣告換了個新的,這將會是中國的另一個國際品牌 Read more [...]
新年第一天,整理一下思路。圖中是友人 Marc Chow 的分享,我覺得挺不錯。各位自己演譯一下吧!我以前非常堅持,找融資是初創首重的事。燈油火蠟衣食住行,要用多少錢難道不知?初創成功路徑,沒有甚麽秘訣,就是做到有好多人想用的好產品。但往往要做到一個雛型出來,就要時間,你用了時間做產品,就少了時間賺錢,哪該如何生活?尤其在香港這個生活成本高企而社會保障較差的城巿,若你不能靠父幹,那麽連保障自己生存都成疑問。但如果以融資為首,最終很易淪為圈錢的一群,這尤其在內地更甚。最近有位內地朋友,看到我搞區塊鏈,將我們的資料發給她另一位搞區塊鏈的朋友看,得到的回應,其實都挺鼓舞:「看介紹是想做事情的,比圈錢的團隊好」類似的評價,我與楊崑多年來已不是第一次收到。有時我會想,收到這種回應都不知是好還是壞。因為在今天的創業風氣,堅定扎實地做事,似乎很難成功,但我們會努力的 Read more [...]
轉眼間又到年尾。我們很多時說的年度目標,最後都一塌糊塗,我自己都是其中之一。目標難達到,以下或許是原因:一、目標太空泛,沒有具體行動內容
二、目標太大
三、目標太難
四、目標缺乏階段性成果
五、目標進度缺乏第三者監督對自己食言,會慢慢成為壞習慣,連自己都開始不相信對自己說過的話,人生就會慢慢腐化。2018 年,我有一個似乎挺適合,非常有用,我又有能力做到的目標:每天寫 Blog。這目標好處在於:一、有具體行動,清楚明瞭
二、尚算可實現
三、對我來說,寫 Blog 不難丫
四、每天寫 Read more [...]
聖誕節時寫的這篇「李嘉誠 LinkedIn 檔案」,在 Facebook 發佈連結後,24 小時有逾 250 個自然帶動的連結點擊,若只看點擊數字,表現是本月份表現最好的一次。我們對此不感意外,由文章的標題到發佈的標題,我們擺明就是為吸引大家點擊進來。雖然,我們真心認為,我們抽水帶出來的有關社交網絡公眾帳號的話題,是值得巿場及品牌業界關注的事,但看到標題而點擊進來的,或許的確只是純椊被「李嘉誠的 LinkedIn」的標題所吸引。通過譁眾取寵的標題帶來的點擊,真實表現如何呢?應該都不用多解釋了。點擊的數量的確可觀,但質量成疑-這文章沒有將訪客逗留的時間留得久一些,平均六秒,似乎連讀完該篇文章都不夠。真正的內容農場,通過標題來呃點擊,從而賺取廣告收益,至少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商業動機。但如果像我們這樣,我們是通過內容來教育巿場,並從而提昇自身的品牌,以上這平均六秒的網站訪問,用意何在?無論是網站點擊,還是 Read more [...]
過去是有人問過我們 LinkedIn 廣告,但不多。我們應該四五年前用過 LinkedIn 廣告,出來的效果差得可怕,例如 CPC 達 HK$50,但卻只是一個瀏覽了幾秒的點擊。現在 LinkedIn 廣告的情況是怎樣?我們未再試,因為這段時間我們認為有更好的工具去做廣告。如果是 B2C 的企業,似乎是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的廣告更有效。如果是 B2B 的企業,看似用 LinkedIn 廣告應該是對了吧?但我們有個疑問,若要針對 B2B,廣告要在甚麽時候出到才最有用?估計應該是工作時間吧?因為你若針對的是商業機構,你希望你的受眾是在工作中看到你的廣告,被其吸引,再向你查詢 Read more [...]
先利申,我們對阿里巴巴沒甚麽好感,尤其看過它們之前的一個充滿誤導成份的 Google Ad,加上我們曾實際用過阿里雲的可以說是狗屁不通的服務,在目前實在很難對阿里巴巴這品牌有好感。但平心而論,我們覺得阿里雲以下這個廣告是 OK 的,至少他們是有進步,以聖誕老人送禮物這 idea 來說物聯網及大數據,幾好呀!但 189 個評價中,有 90 個是差評,佔了 47%,不能不說,這是一個異常高的負評比例。負評當中包括說片段中的錄音有問題,笑話爛,扭曲聖誕節意義等等。從負評的字裡行間,大家不難感受到,是讀者對阿里巴巴品牌的一種敵意。這亦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廣告定位出了問題,超過 Read more [...]
早些日子,我們的區塊鏈初創 Forbole 找天使融資,我回答了一位潛在投資者的問題,事後對方以及我的聯合創始人都說我答得好,這是我意料之外,因為我答的時候沒有慎密思考,只是將我內心想法自然寫出來,看來我實在要分享一下。時間關係,我抽了部份內容用 Google 翻譯再修補了一下:*****問:我希望有一個更詳細的收入模型及達到此預測的時間表,即是,你們需要多久才能合乎現實地 (realistically) 實現盈利?T:我有一個詳細的三年現金流預測,但那是個 100 列 x 40 行的表格。我認為這太複雜了。事實上,我們至少在首三年不會有盈利。自我 Read more [...]